汉宫春

投老归来,记踏青堤上,三度逢君。 寒窗冷淡活计,明月空尊。 红红白白,又一番、春色撩人。 谁信道,闲中天地,园林几见成尘。 今夕偶无风雨,便满城箫鼓,来往纷纷。 鳌山宝灯照夜,罗绮千门。 珠帘尽卷,看娉婷、水上行云。 应自笑,周郎少日,风流羽扇纶巾。

译文:

我年老回到这里,还记得曾在那春日踏青的堤岸上,三次与你相逢。过去在那寒冷孤寂的窗下,过着清苦的日子,只有明月相伴,对着空酒杯。那红的、白的花朵,又一次展现出撩人的春色。谁能想到,在这闲适的时光里,天地间沧海桑田,园林不知道经历了几番兴衰,都快要化为尘土了。 今晚恰好没有风雨,整座城里箫声鼓声响成一片,人们来来往往,热闹非凡。那像鳌山一样的宝灯照亮了夜晚,千家万户都装点得华丽无比,处处是身着罗绮的人们。家家的珠帘都高高卷起,能看到那些身姿曼妙的女子,如同水上飘动的云朵一般轻盈美丽。我应该会自我嘲笑吧,就像当年的周郎年少时,手持羽扇,头戴纶巾,是那样的风流倜傥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