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园春

秋入书帏,漏箭初长,熏炉未灰。 向酒边陶写,韩情杜思,案头料理,汉蠹秦煨。 天有高情,世无慧眼,刚道先生是不斋。 人都笑,这当行铺席,又不成开。 忘怀。 物外徘徊。 与鸥鹭同盟两莫猜。 似琉璃匣里,光涵牛斗,凤凰台上,声挟风雷。 宝汞一钱,冰衔三字,浮利浮名安在哉。 太平也,要泥金镂玉,除是公来。

译文:

秋天的气息已经钻进书房,计时的漏箭开始变长,意味着夜渐渐深了,熏炉里的香还未燃尽成灰。 在美酒边抒发情感,我心中既有韩愈那般的情思,又有杜甫那样的诗意。在书案前整理书籍,那些藏在秦汉古籍中的蠹虫好像也被我这钻研的热情给“煨”熟了。上天对我有高远的期许,可这世间却没有人能有识人之慧眼,他们竟然说我不合时宜。人们都笑话我,说我这像个专门做学问的铺子,却又开不下去。 我早已将这些世俗的看法抛诸脑后,在尘世之外悠然徘徊。我与鸥鹭结成同盟,彼此毫无猜忌。我就像琉璃匣子里的宝物,光芒能与天上的牛宿、斗宿相辉映;又好似站在凤凰台上,声音能挟带着风雷之势。所谓的那些金银财宝、官位名号,在我看来又算得了什么呢?如今太平盛世,要是想有封禅之类的大典,需要撰写文章刻在金石之上,那除非是您这样的人才能够胜任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