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山会

重整登高屐。 群玉峰头,万里秋无极。 远山青欲滴。 新雁过、飘缈孤云天北。 烟入小桥低,水痕退、寒流澄碧。 对佳辰,惊心客里,鬓丝堪摘。 风流晋宋诸贤,骑台龙山,俯仰皆陈迹。 凭阑看落日。 嗟往事、唯有黄花如昔。 醉袖舞西风,任教笑、参差凫舄。 但回首、东篱久负,有谁知得。

译文:

我重新整理好登高穿的木屐,登上那如群玉聚集般的山峰之巅,极目远眺,万里的秋景无边无际。远处的山峦青葱翠绿,仿佛要滴出水来。新飞来的大雁飞过,在遥远的天北,它们的身影在缥缈的孤云间若隐若现。 轻烟笼罩着小桥,显得越发低矮;水位下降,寒冽的水流清澈澄碧。面对这美好的节日,我身在异乡,不禁心惊,两鬓的白发都可以随手摘下来了。 遥想晋宋时期那些风流贤士,他们在骑台龙山的活动,如今俯仰之间都已成为历史陈迹。我倚靠着栏杆看那落日西沉。感叹过往的事情,唯有那金黄的菊花还和往昔一样。 我醉酒后迎着西风挥舞衣袖,任凭旁人笑话我像那参差不齐的鞋子一样失态。只是回首往昔,我早已辜负了东篱赏菊的雅事,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这份感慨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