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春慢

宝胜宾春,华灯照夜,穷冬浑然如客。 炉焰鳞红,杯深翡翠,早减三分寒力。 一笑团栾处,恰喜得、雪消风息。 苔枝数蕊明珠,恍疑香麝初拆。 懊恨东君无准,甚朝做重阴,暮还晴色。 唤燕呼莺,雕花镂叶,机巧可曾休得。 静里无穷意,漫看尽、纷纷红白。 且听新腔,红牙玉纤低拍。

译文:

头上佩戴着迎春的宝胜饰品迎来春天,华丽的灯火照亮了夜晚,这深冬的时光仿佛是匆匆过客。炉火熊熊燃烧,火焰如鱼鳞般红艳,酒杯中斟满了翡翠般的美酒,寒意一下子就减去了三分。一家人欢乐地围坐在一起,脸上绽放出笑容,恰好令人欣喜的是,雪已消融,风也停止了呼啸。那长着苔藓的梅枝上,有几朵梅花如明珠般点缀其中,恍惚间,就好像刚刚拆开装有香麝的香囊,阵阵清香扑鼻而来。 真让人懊恼怨恨啊,掌管春天的东君毫无准头,早晨还是阴沉沉的天气,傍晚却又放晴了。它不停地呼唤着燕子和黄莺,精心雕琢着花朵和树叶,这巧妙的心思和忙碌的动作就没有停歇的时候。在这宁静之中蕴含着无尽的意趣,我随意地看着那纷纷绽放的红的花、白的花。暂且静下心来聆听那新的曲调,伴着红牙板,歌女用纤细如玉的手指轻轻打着节拍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以夫

赵以夫(一一八九~一二五六),字用父,号虚斋。居长乐(今属福建)。宁宗嘉定十年(一二一七)进士。知监利县。理宗端平初知漳州。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九)。二年,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,四年,复除枢密都承旨(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一)淳祐五年(一二四五),出知建康府,七年,知平江府(《南宋制抚年表》卷上)。以资政殿学士致仕。宝祐四年卒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后村大全集》卷一四二《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