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

平沙催晓,野水惊寒,遥岑寸碧烟空。 万里冰霜,一夜换却西风。 晴梢渐无坠叶,撼秋声、都是梧桐。 情正远,奈吟湘赋楚,近日偏慵。 客里依然清事,爱窗深帐暖,戏拣香筒。 片霎归程,无奈梦与心同。 空教故林怨鹤,掩闲门、明月山中。 春又小,甚梅花、犹自未逢。

译文:

平旷的沙地催促着黎明的到来,野外的河水让人惊觉寒意,远处的山峦只剩下一抹寸许的碧绿,天空中烟雾消散。整个世界仿佛被万里冰霜所笼罩,一夜之间,西风就带来了彻骨的寒冷。 晴朗的枝头渐渐没有了飘落的树叶,那撼动着秋意的声响,全都是梧桐叶发出的。我的情思正飘向远方,可无奈近来吟哦那些如湘楚之赋般的诗词,都变得格外慵懒。 客居他乡时,生活里依然有清雅之事。我喜爱那窗户幽深、帐幕温暖的环境,还会饶有兴致地挑选香筒。可那短暂的归乡行程啊,无奈梦境和心意都难以实现。 只能白白地让故乡树林里哀怨的仙鹤等待,我独自掩上那山间的柴门,对着明月。春天已经悄然来临,可为什么我还没有遇见那绽放的梅花呢?
关于作者
宋代张炎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