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

被东风吹送,都看尽、蜀三川。 向涪水西来,东山右去,剑阁南旋。 家家露餐风宿,数旬间、浑不见炊烟。 踏遍王孙草畔,眼明帝子城边。 万家赤子日高眠。 丝管夜喧阗。 自梓遂而东,岷峨向里,汉益从前。 人人里歌涂咏,愿君侯、长与作蕃宣。 我愿时清无事,早归相伴华颠。

译文:

在东风的吹拂之下,我将这蜀地三川的风光都看遍了。从涪水一路向西,又朝东山右侧前行,而后往剑阁方向南下兜转。一路上,百姓们餐风宿露,好些日子过去了,四处竟几乎看不到升起的炊烟。我踏遍了那长着茂盛野草的地方,在帝王所居之城边极目远眺。 此时,千家万户的百姓在日头高高升起时还能安然入眠,夜晚时丝竹管弦的乐声喧闹震天。从梓州、遂州向东,岷山、峨眉山深处,还有那汉中和益州一带,到处都是人们歌颂太平的声音。大家都希望您这位地方长官,能够长久地在这里守护一方、宣扬德政。 我只盼着世道清平、没有祸事,您能早日归来,与我这白发之人相伴。
关于作者
宋代魏了翁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