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清燕卧霜角,月魄几回哉。 一声云雁清叫,推枕赋归来。 流水落花去路,画象棠阴陈迹,霄观傍楼台。 别忆入梅艳,愁色上田莱。 记来时,惊列缺,走吴回。 人间都失匕箸,老婢亦惊猜。 匹马晓风鞭袖,孤堞暮烟烽柝,辉却挂蛇杯。 不负此邦去,笑口也应开。

译文:

在清幽安闲的日子里,卧听军中的号角声,不知这明月已经圆缺几回了。忽然一声云中大雁的清叫,我推开枕头,萌生出归隐的念头。 那流水带着落花飘向远方,如同过往的岁月一去不返;昔日为官之地的德政碑刻、百姓的爱戴痕迹,都已成为过去,道观就在那楼台之旁。回忆起离开时梅花艳丽的景象,而此时田园也蒙上了一层愁绪。 记得初来此地的时候,电闪雷鸣,仿佛雷神在奔走。那时世间的人们都被吓得惊慌失措,就连老女仆也惊讶不已。 清晨,我独自一人骑马,迎着晓风挥舞着鞭袖;傍晚,望着孤立的城墙上烟雾缭绕,伴着烽火与梆子声。有时杯中的倒影就像蛇一样,让人虚惊一场。 如今我没有辜负这片土地,即将离去,想来也该开心地笑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魏了翁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