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重山

养得儿男百不中。 年年随举子,踏春风。 寿觞庭院燕泥融。 将雏处、长是半西东。 移孝便为忠。 儿行虽在远,母心同。 若将一念答天公。 归来拜,也胜橘双红。

译文:

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儿子啊,却总是没有什么成就。每年都跟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一样,趁着春风去赴考。在祝寿的酒席上,庭院里燕子筑巢的泥土都已经融化,呈现出一片春和景明的景象。可儿子就像带着幼鸟的母燕一样,总是在东西两地奔波,不能常伴身旁。 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。儿子虽然远行在外,但母亲的心始终和他连在一起。要是儿子能用一片赤诚之心去报答上天的眷顾和期望。等他科举得中归来,向母亲叩拜行礼,这可比得到那象征吉祥的双橘还要让人欣慰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魏了翁
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