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五剡乃脱选,通籍入金闺。 祖宗立法初意,正欲猎英奇。 近世流风薄矣,强者立跻霄汉,弱者困尘泥。 流水伯牙操,底处有锺期。 公为政,民不扰,吏无欺。 春风桃李满县,当路几人知。 五马宏开公道,一鹗首旌治最,迟乃速之基。 不枉受人荐,更看荐人时。

译文:

我在五处任职后才得以摆脱选调的命运,进入朝廷成为京官。当初祖宗创立选拔人才的制度,本意正是为了网罗那些杰出优秀的人才。 可到了近代,社会风气变得浅薄了。那些强势有手段的人能迅速地登上高位,平步青云;而那些弱小没背景的人则被困在底层,难以出头。这就如同俞伯牙弹奏着《高山流水》,但哪里能找到像钟子期那样真正懂他的知音呢。 您治理政务时,百姓不会受到侵扰,官吏也不敢欺瞒。您的辖区就像在春风吹拂下桃李盛开,一片繁荣景象,可惜当权者中又有几人能真正了解您的才能呢。 您出任太守,大力推行公正之道,您像一只勇猛的鹗鸟,因政绩卓越而被首先表彰,这看似缓慢的积累其实正是快速成功的基础。您没有辜负别人对您的举荐,日后更要关注在举荐别人时的眼光和担当。
关于作者
宋代徐鹿卿

徐鹿卿(1170—1249),字德夫,号泉谷,隆兴丰城(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)人。南宋文学家、藏书家。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,卒于理宗淳祐九年,年八十岁。博通经史,以文学著名乡里。嘉定十六年,(公元一二二三年)廷试进士,调安南军学教授,复申理义之学。入为枢密院编修官。时刘克庄、王迈、方大琮皆因事被黜,他作诗赠之,并为弹劾。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。累官吏部侍郎,提举鸿禧观致仕。及卒,谥清正。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、讲议等,《宋史本传》传于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