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万里云间戍,立马剑门关。 乱山极目无际,直北是长安。 人苦百年涂炭,鬼哭三边锋镝,天道久应还。 手写留屯奏,炯炯寸心丹。 对青灯,搔白发,漏声残。 老来勋业未就,妨却一身闲。 梅岭绿阴青子,蒲间清泉白石,怪我旧盟寒。 烽火平安夜,归梦到家山。

译文:

我在那万里之外、高耸入云的边关驻守,此刻跨着战马伫立在剑门关前。纵目远眺,四周群山连绵,一眼望不到边际,而正北方就是故都长安。 百姓们在这百年间饱受战乱之苦,三边之地战火纷飞,鬼哭狼嚎。天理循环,这样的苦难应该结束了。我亲手写下屯田戍边的奏章,那一片赤诚之心,就如同火焰般明亮。 面对青灯,我不禁挠着斑白的头发,听着那滴漏的声音一点点消逝。人老了,可建功立业的愿望还未实现,这耽误了我享受清闲的时光。 遥想那梅岭,绿树成荫,青梅挂满枝头;蒲间的清泉潺潺,白石洁净。它们都怪我违背了过去归隐的约定。 如今边关烽火暂息,在这平安的夜晚,我的梦魂早已回到了故乡。
关于作者
宋代崔与之

崔与之(1158~1239)南宋名臣。字正子,一字正之,号菊坡,谥清献,原籍宁都白鹿营 (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),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,故《宋史》载其广州人,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载其增城(中新坑背崔屋村)人。绍熙四年(1193)进士。授浔州司法参军,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,特授广西提点刑狱。嘉定中,权发遣扬州事、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,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。端平元年(1234),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。二年,除参知政事。三年,拜右承相兼枢密使。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。著有《崔清献公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