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

龙山高会,忆当时宾主,风流云散。 今日紫阳峰顶上,人望旌旗天半。 万叠红蕖,千层黄菊,照耀成飞观。 西风浩荡,碧天斜去双雁。 遥想健笔淋漓,龙蛇落纸,妙句高张翰。 笼日轻霞横数抹,绿水金波相间。 目寄宣平,神追师道,归棹摇星汉。 城中万户,烛光香雾交贯。

译文:

遥忆当年在龙山举行的高雅聚会,那时宾主齐聚,文采风流,可如今他们就像流云一样四处飘散了。 如今我站在紫阳峰的顶上,只见人们翘首仰望那在天边随风飘扬的旌旗。眼前层层叠叠的红莲,一丛丛金黄的秋菊,相互辉映,把这里装点得犹如华丽壮观的楼观。浩荡的西风扑面而来,碧蓝的天空中,有两只大雁斜斜地向南飞去。 我不禁遥想当年,有人手持健笔,笔墨酣畅,笔下龙蛇游走,那精妙的诗句可与张翰媲美。天边笼罩太阳的轻霞横抹几道,绿水与金色的波光相互交织。 我的目光投向宣平,思绪追随着师道,仿佛自己正摇着归舟,在银河中穿行。而城中的千家万户,烛光闪烁,香气与雾气相互交融弥漫。
关于作者
宋代汪莘

汪莘(1155~1227)南宋诗人。字叔耕,号柳塘,休宁(今属安徽)人,布衣。隐居黄山,研究《周易》,旁及释、老。宋宁宗嘉定年间,他曾三次上书朝廷,陈述天变、人事、民穷、吏污等弊病,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,没有得到答复。徐谊知建康时,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,但未能成功。晚年筑室柳溪,自号方壶居士,与朱熹友善。作品有《方壶存稿》 9卷,有明汪璨等刻本;又有《方壶集》4卷,有清雍正九年(1731)刻本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