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听说古时月,皎洁胜今时。 今人但见今月,也道似琉璃。 君看少年眸子,那比婴儿神彩,投老又堪悲。 明月不在盛,玉斧亦何为。 约东坡,招太白,试寻思。 凭谁斫却,里面桂影数千枝。 忆在无怀天上,仍向有虞宫殿,看月到陈隋。 别有一轮月,万古没成亏。

译文:

人们都说古时候的月亮,皎洁的程度远远超过现在的月亮。现在的人只看到如今这轮月亮,也说它像琉璃一样光洁明亮。 你看那少年的眼眸,怎么能比得上婴儿的神采奕奕呢,人到老年,这种变化就更让人感到悲哀了。月亮不会一直都处在最盛明的时候,就算有像传说中能修复月亮的玉斧又有什么用呢。 我想邀约苏东坡,召唤李太白,大家一起来好好思索思索。凭借谁的力量,能够砍去月亮里面那数千枝桂树的影子呢。 我回忆起自己仿佛曾在无怀氏的时代仰望天空中的月亮,又曾在有虞氏的宫殿里欣赏月色,这月亮就这么一直照到了陈隋时期。其实啊,另有一轮月亮,它万古以来都没有盈亏的变化。
关于作者
宋代汪莘

汪莘(1155~1227)南宋诗人。字叔耕,号柳塘,休宁(今属安徽)人,布衣。隐居黄山,研究《周易》,旁及释、老。宋宁宗嘉定年间,他曾三次上书朝廷,陈述天变、人事、民穷、吏污等弊病,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,没有得到答复。徐谊知建康时,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,但未能成功。晚年筑室柳溪,自号方壶居士,与朱熹友善。作品有《方壶存稿》 9卷,有明汪璨等刻本;又有《方壶集》4卷,有清雍正九年(1731)刻本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