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天乐

庾郎先自吟愁赋。 凄凄更闻私语。 露湿铜铺,苔侵石井,都是曾听伊处。 哀音似诉。 正思妇无眠,起寻机杼。 曲曲屏山,夜凉独自甚情绪。 西窗又吹暗雨。 为谁频断续,相和砧杵。 候馆迎秋,离宫吊月,别有伤心无数。 豳诗漫与。 笑篱落呼灯,世间儿女。 写入琴丝,一声声更苦。

译文:

就像庾信早早地就开始吟唱愁赋一样,如今我也满心忧愁。在这凄清的氛围里,更传来那蟋蟀如同人在窃窃私语的声音。露水浸湿了铜质的门环,青苔爬满了石井,这些地方都是曾经听过它叫声的地方。那哀伤的声音好似在倾诉着无尽的心事。 这声音让那思念远方亲人的妇人难以入眠,她起身寻找织布机,想借忙碌来排解心中的愁绪。她望着那曲折的屏风,在这夜凉如水的时刻,独自一人,心中满是说不出的惆怅。 西窗外又吹起了暗暗的秋雨,那蟋蟀的叫声和着远处传来的捣衣声,时断时续,这是在为谁而这般应和呢? 在那迎接着秋意的驿馆,在那对着明月凭吊的离宫,有着无数令人伤心断肠的往事。我随意地写下像《豳风·七月》那样的诗篇。看到世间的孩子们在篱笆旁打着灯笼捕捉蟋蟀,欢声笑语,我不禁觉得好笑。可当我把这蟋蟀的鸣声谱成琴曲弹奏时,那一声声却更加悲苦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姜夔

姜夔,南宋文学家、音乐家。人品秀拔,体态清莹,气貌若不胜衣,望之若神仙中人。往来鄂、赣、皖、苏、浙间,与诗人词家杨万里、范成大、辛弃疾等交游。庆元中,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,他少年孤贫,屡试不第,终生未仕,一生转徙江湖,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。他多才多艺,精通音律,能自度曲,其词格律严密。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,有《白石道人歌曲》等。姜夔对诗词、散文、书法、音乐,无不精善,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