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宋代

孤棹溯霜月,远过阖闾城。 系船杨柳桥畔,吹袖晚寒轻。 百尺层台重上,万事红尘一梦,回首几周星。 风调信衰减,亲旧总雕零。 认群峰,寻四塔,半烟横。 平生感慨,况逢佳处辄销凝。 休说当时雕辇,不见后来游鹿,斜照水空明。 猛把画阑拍,飞雁两三声。

译文:

我独自驾着小船,迎着霜华月色逆流而上,远远地经过了阖闾城。把船系在杨柳依依的桥边,傍晚的轻寒吹拂着衣袖。 我再次登上那百尺高的层台,回首过往,世间万事就如同一场红尘大梦,转眼间已经过了好多年。我的风姿格调早已不如往昔,亲朋好友也都凋零离散了。 我辨认着周围的群峰,寻觅着四座佛塔,只见半空中烟雾缭绕。我这一生感慨万千,何况又逢此佳境,更不由得黯然神伤、凝思遐想。 别再提当年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辇,如今连后来的荒台野鹿也不见踪迹,只有斜阳照着空明的水面。我猛地拍打着画栏,此时传来两三声飞雁的叫声。
关于作者
宋代

张:(1153-1211 后) 字功甫,一字时可,号约斋,先世成纪 (今甘肃天水) 人,徙居临安 (今浙江杭州)。宋将张俊之曾孙。历官大理司直、直秘阁、婺州通判、司农少卿等。嘉定四年 (1211) 坐罪除名,象州编管,卒。曾卜筑南湖,有园林之胜,与姜夔交往。有《南湖集》、《南湖诗馀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