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杖屦觅春色,行遍大江西。 访花问柳,都自无语欲成蹊。 不道七州三垒,今岁五风十雨,全是太平时。 征辔晚乘月,渔钓夜垂丝。 诗书帅,坐围玉,尘挥犀。 兴方不浅,领袖风月过花期。 只恐梅梢青子,已露调羹消息,金鼎待公归。 回首腾王阁,空对落霞飞。

译文:

我拄着拐杖、穿着鞋子去寻觅春天的景色,足迹踏遍了大江以西的土地。我四处寻访那些花朵和柳树,它们都默默无语,但树下已然踏出了小路,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气息。 谁能想到,这七州三垒之地,今年风调雨顺,到处都是太平的景象。傍晚时分,我骑着马在月光下赶路,夜晚还能像渔夫一样垂着钓丝,享受闲适。 这位统领一方的官员,既是满腹诗书的儒将,身边美女环绕,又能手持犀角如意从容地指挥政务。他兴致正浓,潇洒地引领着这美好的风光度过了繁花盛开的时节。 只是担心梅树梢头已经长出青青的梅子,这或许已透露了他即将被朝廷重用的消息,就像那金鼎正等着他回去施展才华。当我回首望向滕王阁,只能空对着天边如血的落霞飞舞,心中满是感慨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杨炎正

杨炎正(1145—?)字济翁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杨万里之族弟。庆元二年(1196)年五十二始登第,受知于京镗,为宁县簿。六年,除架阁指挥,寻罢官。嘉定三年(1210)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,诏与在外差遣,知藤州。嘉定七年又被论罢,改知琼州,官至安抚使。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,多有酬唱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