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入松

溪山佳处是湘中。 今古言同。 平林远岫浑如画,更渔村、返照斜红。 两岸荻风策策,一江秋水溶溶。 苍涯石壁景尤雄。 人自西东。 利名汩没黄尘里,又那知、清胜无穷。 何日轻舠蓑笠,持竿独钓西风。

译文:

湘中这个地方,那可真是溪山绝佳的所在啊,古往今来大家都是这么说的。那平展的树林、远处的山峦,浑然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。更有那渔村,在夕阳的斜照下,一片红彤彤的景象。江两岸的荻草在风中沙沙作响,一江秋水波光粼粼,缓缓流淌。 那青苍的山崖、陡峭的石壁,景色尤为雄伟壮观。人们来来往往,奔波在东西方向的路途上。大家都在名利场中被世俗的尘埃所淹没,又哪里知道这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清幽胜景呢?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,我能驾着一叶轻便的小舟,身披蓑衣、头戴斗笠,在西风中独自持竿垂钓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师侠

赵师侠(生卒年不详)一名师使,字介之,号坦庵,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,居于新淦(今江西新干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十五年为江华郡丞。饶宗颐《词籍考》卷四:“其跋孟元老《梦华录》云:”余侍先大父,亲承謦咳,校之此录,多有合者,今甲子一周,故老沦没,因镌木以广之。淳熙丁未(1187)十月,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。‘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(1127)以前。集中有重明节词,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。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,则宁宗庆元三年(1197)也。有《坦庵长短句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