酹江月・念奴娇

韶华婉娩,正和风迟日,喧妍清昼。 紫燕黄鹂争巧语,催老芬芳花柳。 灼灼花王,盈盈娇艳,独殿春光后。 鹤翎初拆,露沾香沁珠溜。 遥想京洛风流,姚黄魏紫,间绿如铺纤。 小盖低回雕栏曲,车马纷驰圆囿。 天雨曼珠,玉盘金束,占得声名久。 留连朝暮,赏心不压芳酒。

译文:

美好的春光如此温柔美好,正是那和风轻拂、阳光和暖的时节,白昼一片喧闹妍丽。紫燕和黄鹂竞相啼鸣,说着巧妙动听的话语,仿佛在催促着芬芳的花柳快快老去。那鲜艳灿烂的牡丹花,仪态盈盈、娇艳无比,独自在春光将尽之时独占鳌头。它那如鹤羽般的花瓣刚刚绽开,露珠沾在上面,散发着沁人的香气,水珠如珍珠般滚落。 遥想着京城洛阳的繁华风流景象,名贵的姚黄、魏紫等牡丹品种争奇斗艳,中间还夹杂着翠绿的枝叶,就像铺开了精美的丝织品。小小的车盖在雕花栏杆的曲折处缓缓移动,车马在园囿中纷纷奔驰往来。天空仿佛降下曼陀罗花雨,人们用玉盘、金束来装饰牡丹,它们早已声名远扬。我从早到晚都流连在这美景之中,满心欢喜,即使美酒也难以压抑我此时的愉悦心情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师侠

赵师侠(生卒年不详)一名师使,字介之,号坦庵,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,居于新淦(今江西新干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十五年为江华郡丞。饶宗颐《词籍考》卷四:“其跋孟元老《梦华录》云:”余侍先大父,亲承謦咳,校之此录,多有合者,今甲子一周,故老沦没,因镌木以广之。淳熙丁未(1187)十月,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。‘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(1127)以前。集中有重明节词,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。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,则宁宗庆元三年(1197)也。有《坦庵长短句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