酹江月・念奴娇

晓风清暑,映湖光如练,山光如染。 十里荷花香满路,飞盖斜敧妆面。 一叶扁舟,数声柔橹,陡觉红尘远。 六桥三塔,恍然图画中见。 因念当日三贤,两山佳处,应也经行遍。 琢月吟风无限句,景物随人俱显。 贺监风流,玄真清致,我亦情非浅。 渔蓑投老,利名何用深羡。

译文:

清晨的微风驱散了暑气,湖面上波光粼粼,就像一条洁白的丝带,四周的山峦色彩斑斓,仿佛被颜料精心渲染过一般。沿着湖边的道路前行,十里荷花绽放,阵阵清香弥漫在路上。一辆华丽的车子倾斜着飞驰而过,车上女子的妆容明艳动人。 此时,我独自乘坐着一叶扁舟,轻柔的橹声在水面上回荡。刹那间,只觉得那尘世的喧嚣与烦恼都离我远去了。西湖的六座桥和三座塔,恍然间就如同在美丽的画卷中见到的一样。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三位贤士,他们在这西湖的南北两山风景优美之处,想必也都一一游历过。他们吟诗赏月,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句,西湖的美景也因为他们而更加声名远扬。 贺知章潇洒风流,张志和清逸高雅,我对这湖光山色的喜爱之情也并不比他们浅。我愿意在晚年披上蓑衣,过着悠闲的渔隐生活,那些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值得深深羡慕的呢?
关于作者
宋代赵师侠

赵师侠(生卒年不详)一名师使,字介之,号坦庵,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,居于新淦(今江西新干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十五年为江华郡丞。饶宗颐《词籍考》卷四:“其跋孟元老《梦华录》云:”余侍先大父,亲承謦咳,校之此录,多有合者,今甲子一周,故老沦没,因镌木以广之。淳熙丁未(1187)十月,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。‘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(1127)以前。集中有重明节词,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。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,则宁宗庆元三年(1197)也。有《坦庵长短句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