酹江月・念奴娇

飘流踪迹,趁春来、还趁春光归去。 九十韶华能几许,著意留他不住。 趱柳催花,催红长翠,多少风和雨。 蜂闲蝶怨,尽凭枝上莺语。 归棹去去难留,桃花浪暖,绿涨迷津浦。 回首重城天样远,人在重城深处。 惜别愁分,凝暗有泪,总寄阳关句。 不堪肠断,恨随江水东注。

译文:

我这一生四处漂泊,趁着春天到来,如今又要趁着这大好春光离去。这九十天的美好春光又能有多长时间呢?就算我用心想要把它留住,却怎么也留不住。春风催促着柳树生长、花儿绽放,让红花繁茂、绿叶葱茏,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。蜜蜂变得慵懒,蝴蝶满是哀怨,这一切都只能任凭枝头上黄莺啼叫诉说。 我乘坐着归船,一路前行难以停留。桃花盛开时节,江水温暖,上涨的绿水把渡口都给淹没,让人迷失了方向。回头望去,那重重城郭仿佛远在天边,而我所牵挂的人就住在那重重城郭的深处。 我满心都是惜别的哀愁,内心凝聚着伤感,暗暗落下泪来,这些情感都寄托在了《阳关曲》里。实在是让人肝肠寸断啊,这离恨就如同江水一般,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师侠

赵师侠(生卒年不详)一名师使,字介之,号坦庵,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,居于新淦(今江西新干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十五年为江华郡丞。饶宗颐《词籍考》卷四:“其跋孟元老《梦华录》云:”余侍先大父,亲承謦咳,校之此录,多有合者,今甲子一周,故老沦没,因镌木以广之。淳熙丁未(1187)十月,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。‘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(1127)以前。集中有重明节词,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。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,则宁宗庆元三年(1197)也。有《坦庵长短句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