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烟浪连天,寒尚峭、空蒙细雨。 春去也、红销芳径,绿肥江树。 山色云笼迷远近,滩声水满望艰阻。 挂片帆、掠岸晚风轻,停烟渚。 浮世事,皆如许。 名利役,惊时序。 叹清明寒食,小舟为旅。 露宿风餐安所赋,石泉榴火知何处。 动归心、犹赖翠烟中,无杜宇。

译文:

江上烟雾弥漫、浪涛连天,春寒还带着几分凛冽,空中飘洒着迷茫的细雨。春天已经离去,芬芳的小径上红花凋谢,江边的树木却枝叶繁茂、绿意葱茏。 山峦被云雾笼罩,让人分辨不清是远是近;江滩上水流涨满,涛声阵阵,前行的路途显得艰难又险阻。我挂起一片船帆,在轻柔的晚风中掠过江岸,最终将船停在了烟雾笼罩的小洲边。 这世间的浮事,大抵都是如此。人们被名利所驱使,时光就这样在忙碌中匆匆流逝。可叹在这清明和寒食的时节,我却只能乘坐着小舟四处漂泊。 在野外风餐露宿,这样的日子究竟该如何去诉说呢?那清澈的石泉、火红的石榴花又在哪里呢?我心中涌起了归家的念头,还好在这翠绿的烟雾中,没有传来杜鹃“不如归去”的啼鸣声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师侠

赵师侠(生卒年不详)一名师使,字介之,号坦庵,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,居于新淦(今江西新干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十五年为江华郡丞。饶宗颐《词籍考》卷四:“其跋孟元老《梦华录》云:”余侍先大父,亲承謦咳,校之此录,多有合者,今甲子一周,故老沦没,因镌木以广之。淳熙丁未(1187)十月,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。‘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(1127)以前。集中有重明节词,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。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,则宁宗庆元三年(1197)也。有《坦庵长短句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