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人生如寄耳,世态逐时移。 浮名薄利能几,方寸漫交驰。 粗足生涯随分,到眼风光可乐,终不羡轻肥。 有志但长叹,无路且卑飞。 恨年华,何去速,又来迟。 绿荫浓映池沼,縠浪皱风漪。 啭午莺声𪾢睆,滚地杨花飘荡,爱景惜芳卮。 此意谁能解,一笑任春归。

译文:

人生就像短暂地寄居在世间一样啊,世态炎凉总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变迁。那虚浮的名声、微薄的利益又能有多少呢,却让人内心白白地忙乱奔波。 生活只要能大致满足基本需求,眼前的风光景色就足以让人感到快乐,我终究也不会羡慕那些富贵奢华之人。虽胸怀志向,却只能徒然长叹,没有施展抱负的途径,只能像鸟儿低低地飞行。 可恨这年华啊,为何逝去得如此迅速,而想要有所作为时它又来得这么迟缓。如今绿荫浓密地映照在池沼之上,水面上细浪如皱纱般在微风中泛起涟漪。中午时分,黄莺婉转啼鸣,声音清脆悦耳,杨花在地上翻滚飘荡。我喜爱这美好的景致,珍惜这美酒。可我的这份心意又有谁能理解呢?罢了罢了,我就微笑着任由春天离去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赵师侠

赵师侠(生卒年不详)一名师使,字介之,号坦庵,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,居于新淦(今江西新干)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。十五年为江华郡丞。饶宗颐《词籍考》卷四:“其跋孟元老《梦华录》云:”余侍先大父,亲承謦咳,校之此录,多有合者,今甲子一周,故老沦没,因镌木以广之。淳熙丁未(1187)十月,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。‘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(1127)以前。集中有重明节词,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。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,则宁宗庆元三年(1197)也。有《坦庵长短句》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