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声甘州

问东君、既解遣花开,不合放花飞。 念春风枝上,一分花减,一半春归。 忍见千红万翠,容易涨桃溪。 花自随流水,无计追随。 不忍凭高南望,记旧时行处,芳意菲菲。 叹年来春减,花与故人非。 总使、梁园赋在,奈长卿、老去亦何为。 空搔首,乱云堆里,立尽斜晖。

译文:

我想问司春之神东君啊,你既然懂得让花儿开放,就不该任由花儿飘零纷飞。想那春风拂过枝头,每落下一分花瓣,就意味着一半的春光已经消逝。我怎忍心看到那千万种红翠艳丽的花朵,轻易地随着春水涨满了桃溪。花儿自顾自地顺着流水漂走,我却毫无办法去追随挽留它们。 我不忍心登高往南眺望,往昔我们一同游玩过的地方,那时处处都弥漫着芬芳的气息,如今却已不同。可叹这些年来春光一年比一年减少,花儿已非往昔模样,就连故人也都变了。就算我能像汉代的司马相如写出《梁园赋》那样的辞赋又如何呢,无奈我就像老去的司马长卿一样,写出来又有什么用呢。我只能白白地挠着头,在乱云堆积的天空下,一直站到夕阳的余晖消散。
关于作者
宋代程垓

「程垓」字正伯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苏轼中表程之才(字正辅)之孙。淳熙十三年(1186)游临安,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,未几归蜀。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。绍熙三年(1192),已五十许,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。绍熙五年(1194)乡人王称序其词,谓“程正伯以诗词名,乡之人所知也。余顷岁游都下,数见朝士,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”。冯煦《蒿庵论词》:“程正伯凄婉绵丽,与草窗所录《绝妙好词》家法相近。”有《书舟词》(一作《书舟雅词》)一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