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辛弃疾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6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辛弃疾 绿杨堤,青草渡。 花片水流去。 百舌声中,唤起海棠睡。 断肠几点愁红,蹄痕犹在,多应怨、夜来风雨。 别情苦。 马蹄踏遍长亭,归期又成误。 帘卷青楼,回首在何处。 画梁燕子双双,能言能语,不解说、相思一句。 译文: 在那碧绿杨柳依依的堤岸,长满青草的渡口旁,落花随着流水悠悠飘去。在百舌鸟婉转的啼鸣声中,好像把还在“沉睡”的海棠花唤醒了。那让人见了心碎断肠的几点带着愁意的红花上,雨滴的痕迹还在,想来它们多半是在埋怨昨夜的风雨太过无情。 离别的愁情真是痛苦啊。那远行之人的马蹄踏遍了一个个长亭,可归来的日子却又一次爽约。青楼的帘子高高卷起,回首望去,却早已不见那牵挂之人的踪影。画梁之上,燕子成双成对,叽叽喳喳好像很会说话的样子,却偏偏说不出一句理解我相思之苦的话语。 标签: 宋词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辛弃疾 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