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遇乐

烈日秋霜,忠肝义胆,千载家谱。 得姓何年,细参辛字,一笑君听取。 艰辛做就,悲辛滋味,总是辛酸辛苦。 更十分,向人辛辣,椒桂捣残堪吐。 世间应有,芳甘浓美,不到吾家门户。 比著儿曹,累累却有,金印光垂组。 付君此事,从今直上,休忆对床风雨。 但赢得,靴纹绉面,记余戏语。

译文:

辛家就如同那炽热的烈日、肃杀的秋霜,满怀着忠诚的赤胆和正义的豪情,这样的精神传承已有千年,写在家谱之中。 要问辛氏家族从哪一年开始有这个姓氏,不妨仔细琢磨一下“辛”这个字,且听我笑着给你道来。这“辛”字代表着经历千辛万苦才有所成就,饱含着悲伤痛苦的滋味,一辈子总是在辛酸与辛苦中度过。而且还带着一种特别强烈的意味,就像人吃到了极其辛辣的东西,仿佛是把花椒和肉桂捣成粉末后吃下去,简直让人难以忍受。 这世间本应该有的那些芬芳甜美、浓郁香醇的好事,似乎从来都不会降临到我们辛家。然而和那些晚辈们比起来,他们却接连不断地获得高官厚禄,那金印的光芒垂照着印绶。 我把这些事情都托付给你了,从现在起你就勇往直前,不要老是回忆过去我们一起在风雨之夜对床而谈的时光。只希望你日后不要因为官场的奔波劳顿,而变得满脸皱纹,到那时可别忘了我今天和你开的玩笑话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