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

拄杖重来约。 对东风、洞庭张乐,满空箫勺。 巨海拔犀头角出,来向此山高阁。 尚两两、三三前却。 老我伤怀登临际,问何方、可以平哀乐。 唯酒是,万金药。 劝君且作横空鹗。 便休论、人间腥腐,纷纷乌攫。 九万里风斯在下,翻覆云头雨脚。 更直上、昆仑濯发。 好卧长虹陂十里,是谁言、听取双黄鹤。 推翠影,浸云壑。

译文:

我拄着拐杖再次来到这里赴约。面对这浩荡东风,仿佛那传说中黄帝在洞庭之畔演奏的华美乐章奏响,满空中都回荡着悠扬的乐声。那高耸的山峰就像巨人拔出的犀牛角一般突兀地出现在眼前,屹立在这高山的楼阁旁。山峦连绵起伏,好像两两、三三的人马在前后进退。 我已年老,在这登临之际不禁伤感满怀,不禁自问,哪里有能平息我心中哀乐的地方呢?唯有美酒,堪称价值万金的良药啊。 我劝你暂且像那横越大空的鱼鹰一样,志向高远。就别再去谈论人间那些如腐臭食物般的丑恶之事,以及那些像乌鸦争食般的纷纷扰扰。大鹏展翅高飞,九万里的风就在它的下方,任由它在云头雨脚间自由翻覆。你应该更勇敢地直上昆仑,在那山顶用清泉洗净头发。 你可以惬意地卧在那如长虹般的十里陂塘上,是谁在说话呢?且听那双双黄鹤的鸣叫。山峦翠绿的影子倒映在云雾缭绕的沟壑之中,景色美不胜收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