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阵子

宿麦畦中雉鷕,柔桑陌上蚕生。 骑火须防花月暗,玉唾长携彩笔行。 隔墙人笑声。 莫说弓刀事业,依然诗酒功名。 千载图中今古事,万石溪头长短亭。 小塘风浪平。

译文:

在那满是冬小麦的田畦里,野鸡欢快地鸣叫着;在那种着柔桑的田间小路上,蚕宝宝开始孵化生长了。夜间骑马赶路时,要防备花月昏暗导致道路难辨,还得时常带着彩笔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灵感要记录下来。此时,能听到隔着墙传来的人们的欢声笑语。 别总是说舞刀弄剑、建功立业的事情啦,在我这里,吟诗饮酒也一样能成就一番名声。那流传千年的画卷中记载着古往今来的诸多事迹,万石溪头有供人歇脚的长短亭。而眼前小池塘里,水面风平浪静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