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

昔时曾有佳人,翩然绝世而独立。 未论一顾倾城,再顾又倾人国。 宁不知其,倾城倾国,佳人难得。 看行云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下、襄王侧。 堂上更阑烛灭。 记主人、留髡送客。 合尊促坐,罗襦襟解,微闻芗泽。 当此之时,止乎礼义,不淫其色。 但□□□□,啜其泣矣,又何嗟及。

译文:

从前啊,有那样一位佳人,她风姿绰约,容貌绝美,超凡脱俗,好似独立于世间。 不用多说,她只要看一眼,就能让整座城池的人为之倾倒;再看一眼,连整个国家的人都会被她的魅力所折服。人们难道不知道,这样能让城倾国灭的佳人是世间难寻的珍宝吗? 就如同传说中巫山神女,与楚王在阳台之下,朝朝暮暮,相伴相随,那是何等的缱绻缠绵。 堂中夜已深,蜡烛也熄灭了。记得主人留宾客淳于髡送客的情景。大家把酒言欢,促膝而坐,女子轻薄的丝绸短衣衣襟微微解开,隐隐约约能闻到她身上散发的香气。 就在这个时候,淳于髡坚守着礼义道德,没有因美色而放纵自己。只是……(此处原词缺字,不知具体内容),忍不住悲泣起来,可这时候再叹息又有什么用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