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四坐且勿语,听我醉中吟。 池塘春草未歇,高树变鸣禽。 鸿雁初飞江上,蟋蟋还来床下,时序百年心。 谁要卿料理,山水有清音。 欢多少,歌长短,酒浅深。 而今已不如昔,后定不如今。 闲处直须行乐,良夜更教秉烛,高会惜分阴。 白发短如许,黄菊倩谁簪。

译文:

在座的各位暂且别说话,听我在这醉意中吟诗。春天池塘边的青草还没凋零,高高的树上鸟儿的啼鸣声已然变换。鸿雁刚开始在江面上飞翔,蟋蟀又来到了床底下鸣叫,时光流转,引发我对人生百年的感慨。谁需要别人来安排生活呢,山水间自有那清妙的声音可以让人愉悦。 欢乐有多少,歌声有长短,酒意有浅深。如今的时光已经比不上往昔,往后肯定也不如现在。闲暇的时候就应该尽情行乐,美好的夜晚更要手持蜡烛去游玩,珍惜这盛大聚会的每一分光阴。我的白发已经这么短这么稀疏了,到了赏菊的时节,又有谁来帮我把黄菊插在头上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