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长恨复长恨,裁作短歌行。 何人为我楚舞,听我楚狂声。 余既滋兰九畹,又树蕙之百亩,秋菊更餐英。 门外沧浪水,可以濯吾缨。 一杯酒,问何似,身后名。 人间万事,□□常重泰山轻。 悲莫悲生离别,乐莫乐新相识,儿女古今情。 富贵非吾事,归与白鸥盟。

译文:

我长久地心怀遗憾啊,这遗憾之情没完没了,我把它剪裁成这简短的歌词来抒发。可谁能像当年项伯为张良那样为我跳楚地之舞,又有谁能倾听我这如接舆一般的狂放歌声呢? 我已经种下了九畹的兰花,又栽下了百亩的蕙草,还在秋天里采食菊花的花瓣。门外那沧浪之水,清澈的时候可以用来洗涤我的冠缨。 我端起一杯酒,暗自思量,这杯中之酒和那身后的名声相比,究竟哪个更重要呢?人世间的种种事情,往往是那些虚浮的东西被看得比泰山还重,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被轻视。 最让人悲痛的莫过于生离死别,最让人快乐的莫过于新结好友,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共有的儿女情长。 富贵从来就不是我追求的东西,我还是回去和那白鸥结盟,与它们一起在自然中逍遥自在地生活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