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相公倦台鼎,要伴赤松游。 高牙千里东下,笳鼓万貔貅。 试问东山风月,更著中年丝竹,留得谢公不。 孺子宅边水,云影自悠悠。 占古语,方人也,正黑头。 穹龟突兀千丈,石打玉溪流。 金印沙堤时节,画栋珠帘云雨,一醉早归休。 贱子亲再拜,西北有神州。

译文:

宰相大人您厌倦了在朝堂上执掌大权,想要效仿赤松子那样归隐山林。您威风凛凛地带着仪仗,率领着浩浩荡荡、如猛虎般的军队,向东而去。 我不禁想问,就像当年谢安在东山享受风月之美,在中年时又喜好丝竹之乐,可最终还是出山为官,如今的您能一直隐居下去吗?那许由住宅旁边的溪水,水面上云影悠悠,自在得很。 古语说,您这样的人物,正当壮年,前途无量。那高耸如龟的巨石矗立千丈,如玉般的溪流拍打着石头。 等您到了加官进爵、走上仕途巅峰,住在装饰华丽的府邸里享受富贵生活的时候,可别忘了早点结束这醉生梦死的日子。我这卑微之人恭敬地向您拜了又拜,提醒您西北的大好河山还沦陷在敌人手中,等着我们去收复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