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神子・江城子

宝钗飞凤鬓惊鸾。 望重欢。 水云宽。 肠断新来,翠被□香残。 待得来时春尽也,梅著子,笋成竿。 湘筠帘卷泪痕斑。 珮声闲。 玉垂环。 个里温柔,容我老其间。 却笑将军三羽箭,何日去,定天山。

译文:

她头戴飞凤宝钗,发髻蓬松如惊鸾。我盼望着能与她重新欢聚,可眼前江水浩渺、云霭茫茫,相聚之路似乎那么遥远。近来我伤心欲绝,那翠绿的被子里,曾经的香气也已消散。就算她能来,春天也已经过去了,梅树都结了果子,竹笋也长成了竹竿。 我卷起湘妃竹做的帘子,泪水浸湿了帘子,就像湘妃竹上的斑痕。她身上玉佩的声响已不再响起,玉饰垂环静静地待着。这温柔乡中,我真希望能在此终老。可我又不禁嘲笑自己,空有像薛仁贵那样三箭定天山的志向,却不知何时才能奔赴疆场,建立功业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