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

稼轩何必长贫,放泉檐外琼珠泻。 乐天知命,古来谁会,行藏用舍。 人不堪忧,一瓢自乐,贤哉回也。 料当年曾问,饭蔬饮水,何为是、栖栖者。 且对浮云山上,莫匆匆、去流山下。 苍颜照影,故应流落,轻裘肥马。 绕齿冰霜,满怀芳乳,先生饮罢。 笑挂瓢风树,一鸣渠碎,问何如哑。

译文:

稼轩我何必总是陷入贫困呢,瞧那屋檐外的泉水奔涌而下,好似珍珠飞泻。 能够安于命运、顺应自然,自古以来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该如何出仕为官,又该何时退隐闲居呢?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种清苦忧愁的生活,可颜回却能一瓢饮、一箪食,自得其乐,真是贤德啊。我猜想当年颜回或许也曾问孔子,吃着粗茶淡饭、喝着清水,为什么还要如此忙碌奔波呢。 暂且对着那山间如浮云般自在的泉水吧,不要急急忙忙地流下山去。我这苍老的容颜映照在泉水中,本就该是漂泊流落之人,又怎配得上轻裘肥马的富贵生活。 泉水入口,如冰霜般清凉,带着满满的芬芳甘美,我饮罢这泉水。笑着把水瓢挂在随风摇曳的树上,忽然一阵风来,水瓢“砰”的一声碎了,我不禁自问,这和那哑口无声相比,又怎么样呢?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