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上界足官府,公是地行仙。 青毡剑履旧物,玉立侍天颜。 莫怪新来白发,恐是当年柱下,道德五千言。 南涧旧活计,猿鹤且相安。 歌秦缶,宝康瓠,世皆然。 不知清庙钟磬,零落有谁编。 堪笑行藏用舍,试问山林钟鼎,底事有亏全。 再拜荷公赐,双鹤一千年。

译文:

天上的神仙世界里也充满了繁冗的官府事务,而您就像是自在行走于人间的仙人。您拥有着祖辈传下来的青毡、剑履等珍贵旧物,身姿如玉般挺拔地侍奉在皇帝身边。 不要奇怪您近来添了白发,这或许就像当年的老子在柱下任职,写下那蕴含深刻哲理的五千字《道德经》一样,是岁月与智慧的沉淀。您在南涧过去那些隐居的生活,与猿猴、仙鹤相处得安闲自在。 人们就像敲击着秦国粗糙的瓦器来唱歌,把粗陋的瓦器当作宝贝,这是世间常见的现象。却没有人在意那原本在宗庙中庄严奏响的钟磬,如今已散落一地,又有谁来将它们重新编排使用呢。 那些在仕途上的得意与失意真是可笑,我想问一问,隐居山林与在朝堂为官,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所谓的圆满与缺憾呢。 我再次拜谢您的恩赐,愿您如同这双鹤一样,健康长寿,逍遥千年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