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
酒罢且勿起,重挽史君须。 一身都是和气,别去意何如。 我辈情锺休问,父老田头说尹,泪落独怜渠。 秋水见毛发,千尺定无鱼。 望清阙,左黄阁,右紫枢。 东风桃李陌上,下马拜除书。 屈指吾生馀几,多病故人痛饮,此事正愁馀。 江湖有归雁,能寄草堂无。

译文:

酒喝完了先别急着起身,我一定要再挽留您史君。您浑身都洋溢着温和善良的气息,这就要分别了,心里该是怎样的滋味啊。 我们这些人情感深厚,就不必多问了。田间的父老们谈起您这位好官,都忍不住落泪,大家实在是舍不得您离去。这就如同那清澈的秋水能把人的毛发都看得清清楚楚,可这样过于清澈的千尺深水里肯定是没有鱼的(暗指您太过清正廉洁,才要离开此地)。 遥望着皇宫,那里有中书省(黄阁)、枢密院(紫枢)。在东风吹拂、桃李盛开的道路上,官员们下马恭敬地拜读任命您的诏书。 屈指算算我这一生还剩下多少时光,我又体弱多病,而老友您也要离去,以后痛快饮酒的机会怕是不多了,想到这些我满心忧愁。江湖上有归去的大雁,不知道它能不能帮我给远在草堂的您寄去我的思念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