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

把酒长亭说。 看渊明、风流酷似,卧龙诸葛。 何处飞来林间鹊,蹙踏松梢微雪。 要破帽、多添华发。 剩水残山无态度,被疏梅、料理成风月。 两三雁,也萧瑟。 佳人重约还轻别。 怅清江、天寒不渡,水深冰合。 路断车轮生四角,此地行人销骨。 问谁使、君来愁绝。 铸就而今相思错,料当初、费尽人间铁。 长夜笛,莫吹裂。

译文:

在长亭边,我举起酒杯与友人倾诉。瞧啊,友人你潇洒的风度就像陶渊明,又酷似那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。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林间的喜鹊,踩落了松枝上的点点微雪。这仿佛都在提醒我,破帽之下,头发已添了许多花白。 眼前这残留破败的山水本毫无生机,好在有几枝疏落的梅花,才把它们装点出了几分风月之美。两三只大雁飞过,叫声也透着一股萧瑟凄凉。 你我本郑重约定,可你却轻易地与我分别。我惆怅地望着清江,天气寒冷,江水冻结,无法行船渡江。道路断绝,车轮仿佛生了四角难以转动,在这里送别你,我的心都要碎了。我不禁想问,是谁让你来到这里,又让我如此愁肠百结。 这相思的错误就像铸就的大错一样,想来当初就算用尽人间的铁,也难以铸成这般让人痛苦的相思。长夜漫漫,那凄凉的笛声啊,可千万别吹得太悲切,把它吹裂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