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

开元盛日,天上栽花,月殿桂影重重。 十里芬芳,一枝金粟玲珑。 管弦凝碧池上,记当时、风月愁侬。 翠华远,但江南草木,烟锁深宫。 只为天姿冷澹,被西风酝酿,彻骨香浓。 枉学丹蕉,叶展偷染娇红。 道人取次装束,是自家、香底家风。 又怕是,为凄凉、长在醉中。

译文:

在那如同开元盛世般美好的日子里,天上的仙宫栽种着鲜花,月亮宫殿中桂树的影子层层叠叠。桂花香飘十里,那一枝枝金黄如粟米般的花朵小巧精致。 记得当年,在凝碧池上管弦乐声悠扬,那时的清风明月却让我满怀忧愁。皇帝的车驾已经远去,如今只剩下江南的草木,烟雾笼罩着那幽深的宫殿。 只因为桂花天生姿态淡雅,经过西风的吹拂酝酿,透露出彻骨的浓郁香气。它不像那些徒劳地学习红蕉的花卉,叶子伸展着偷染出娇艳的红色。 有道人随意地装扮着桂花,这是他们自家对于花香的独特品味和风格。可我又担心,这桂花是不是因为这世间的凄凉,而常常像是沉醉在这忧伤之中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