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

对花何似,似吴宫初教,翠围红阵。 欲笑还愁羞不语,惟有倾城娇韵。 翠盖风流,牙签名字,旧赏那堪省。 天香染露,晓来衣润谁整。 最爱弄玉团酥,就中一朵,曾入扬州咏。 华屋金盘人未醒,燕子飞来春尽。 最忆当年,沈香亭北,无限春风恨。 醉中休问,夜深花睡香冷。

译文:

面对眼前的花朵,这景象多么像当年吴王宫中刚刚训练的宫女,翠衣红妆排列成整齐的阵列。花儿想要展露笑颜却又似乎含着愁绪,羞涩得默默不语,只散发出倾国倾城般的娇柔韵味。 那翠绿的叶子如同华丽的车盖,尽显风流姿态;写着花名的标签上记录着它们的名字。往昔欣赏这些花儿的美好情景,如今哪里还忍心去回想。清晨,花朵沾染着露水,带着天然的芬芳,可那被露水沾湿的花瓣,又有谁来整理呢? 我最喜爱那些如白玉般圆润、酥酪般柔美的花朵,其中有一朵,曾经被写进扬州的诗篇中。豪华的房屋里,金盘上供着鲜花,可人们还在沉睡。等到燕子飞来的时候,春天却已经消逝了。 我最怀念当年在沉香亭北,杨贵妃赏花的场景,那时有着无限的春风得意,可最终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。喝醉了就别再追问这些往事了,夜深了,花儿也睡去,只留下冷冷的香气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