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湖海平生,算不负、苍髯如戟。 闻道是、君王著意,太平长策。 此老自当兵十万,长安正在天西北。 便凤凰、飞诏下天来,催归急。 车马路,儿童泣。 风雨暗,旌旗湿。 看野梅官柳,东风消息。 莫向蔗庵追语笑,只今松竹无颜色。 问人间、谁管别离愁,杯中物。

译文:

我这一生纵横湖海,想来也没辜负这如戟般刚硬的苍髯。听闻陛下正一心谋划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。我这老头子要是出马,能抵得上十万雄兵,而那沦陷的故都长安,还远在西北的天边。这不,朝廷如凤凰般的紧急诏书从天上降下,急切地催促我回去。 我乘车骑马离开时,路边的儿童都伤心哭泣。风雨交加,天色昏暗,军旗也被雨水打湿。放眼望去,野外的梅花和官道旁的柳树,似乎传递着春天将至的消息。别再去蔗庵回忆往日的欢声笑语了,如今那里的松树和竹子都显得黯然失色。试问这人间,谁能排解这离别的哀愁呢?唯有杯中的美酒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