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

望飞来、半空鸥鹭。 须臾动地鼙鼓。 截江组练驱山去,鏖战未收貔虎。 朝又暮。 诮惯得、吴儿不怕蛟龙怒。 风波平步。 看红旆惊飞,跳鱼直上,蹙踏浪花舞。 凭谁问,万里长鲸吞吐。 人间儿戏千弩。 滔天力倦知何事,白马素车东去。 堪恨处。 人道是、子胥冤愤终千古。 功名自误。 谩教得陶朱,五湖西子,一舸弄烟雨。

译文:

远望那江潮好似从半空中飞来的鸥鹭,转眼间,便听到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响。那江潮就像身着白色军装的队伍截断江面,又像驱赶着山峦奔腾而去,那汹涌的气势就如同激烈鏖战中不收兵的勇猛将士。 从早到晚,这江潮来势凶猛,也让那些弄潮儿习以为常,他们丝毫不害怕蛟龙发怒。在这汹涌的风波中,他们如履平地。只见那红色的旗帜在江潮中惊飞,弄潮儿们像跳跃的鱼儿一样在浪尖穿梭,他们踏浪起舞,英姿飒爽。 可又有谁会去问,那如万里长鲸般的江潮涨落,当年吴越王用弓箭射潮,不过是人间的一场儿戏罢了。江潮汹涌,最终也会力倦,就像传说中伍子胥化作白马素车的形象东去一样。 最让人遗憾的是,人们都说伍子胥的冤愤千古难消。其实,是他过分追求功名而耽误了自己。徒然让范蠡带着西施,驾着小船在五湖的烟雨中逍遥自在。
关于作者
宋代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