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么令

日高春睡,唤起懒装束。 年年落花时候,惯得娇眠足。 学唱宫梅便好,更暖银笙逐。 黛蛾低绿。 堪教人恨,却似江南旧时曲。 常记东楼夜雪,翠幕遮红烛。 还是芳酒杯中,一醉光阴促。 曾笑阳台梦短,无计怜香玉。 此欢难续。 乞求歌罢,借取归云画堂宿。

译文:

太阳高高升起,春天正适合酣睡,被人叫醒后也懒懒地不想梳妆打扮。每年到了落花时节,都习惯了这般惬意地睡个够。学着唱唱《宫梅》这样的曲子就很好,再吹着温暖的银笙来应和。她眉黛低敛,那模样真让人又爱又恼,她所唱的歌,好似江南旧时的曲调一般勾起人的情思。 我常常回忆起东楼那个下着雪的夜晚,翠绿的帷幕遮挡着红烛,烛光摇曳。我们在美酒中寻欢作乐,可这一醉间,美好的时光就过得飞快。我曾经还笑话那阳台云雨的美梦短暂,却没想到如今连怜惜美人的办法都没有。曾经的欢乐难以再续。我只能在她唱完歌后,斗胆请求,希望能借着这如梦如幻的情境,在这华美的画堂中与她共度一晚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晏几道

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