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楼春

红绡学舞腰肢软。 旋织舞衣宫样染。 织成云外雁行斜,染作江南春水浅。 露桃宫里随歌管。 一曲霓裳红日晚。 归来双袖酒成痕,小字香笺无意展。

译文:

那位身着红绡的舞女,学习舞蹈时腰肢柔软得如同随风摆动的柳枝,轻盈灵活。她的舞衣是刚刚织就的,按照宫廷里时兴的样式染上了色彩。那舞衣上织就的图案,好似天边排成斜行的大雁,灵动而有序;染上的颜色,就如同江南春天里那浅浅的春水,碧绿澄澈,清新宜人。 在那如同露桃宫般华丽的场所中,舞女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和悦耳的管弦乐声翩翩起舞。她跳起《霓裳羽衣曲》,舞姿曼妙,令人沉醉,一曲舞罢,夕阳已经渐渐西下。 舞女跳完舞归来,双袖上都溅满了酒渍,留下斑斑痕迹。她手中拿着写有小字的香笺,却丝毫没有想要展开阅读的兴致,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晏几道

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