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江月

梅好惟嫌淡伫,天教薄与胭脂。 真妃初出华清池。 酒入琼姬半醉。 东阁诗情易动,高楼玉管休吹。 北人浑作杏花疑。 惟有青枝不似。

译文:

梅花的美好之处本来就在于它淡雅素静的姿态,可上天似乎觉得不够,又给它淡淡地染上了一层胭脂般的色彩。这绽放的梅花,就如同杨贵妃刚刚从华清宫的温泉池中出来一样,带着一种慵懒而迷人的韵致,恰似美酒入喉后半醉的美女琼姬,娇俏动人。 面对这样的梅花,在东阁中赏梅的文人墨客诗兴很容易就被激发出来。那高楼之上,就不要再吹奏玉管了,因为这动人的乐声或许会惊扰了梅花的这份清幽。北方人乍一看,还以为这是杏花呢。不过,只有那青青的梅树枝条,和杏花的枝条不一样,能让人分辨出这是梅花而非杏花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