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亭柳

家住西秦。 赌博艺随身。 花柳上、斗尖新。 偶学念奴声调,有时高遏行云。 蜀锦缠头无数,不负辛勤。 数年来往咸京道,残杯冷炙谩消魂。 衷肠事、托何人。 若有知音见采,不辞遍唱《阳春》。 一曲当筵落泪,重掩罗巾。

译文:

这位歌女家住在西秦,各种才艺技能都随身携带。在风月场所里,她总是能展现出最顶尖、最新奇的技艺。她偶尔学唱念奴的声调,那歌声高亢嘹亮,甚至能阻止天上的行云流动。每当她表演完毕,人们赠送的蜀锦不计其数,这也算是没有辜负她平日里的辛勤练习。 可这几年,她往来于咸京道上,过着漂泊的生活,只能靠着别人吃剩的残羹冷炙勉强维持生计,这处境实在让人黯然神伤。她内心的愁绪和衷肠之事,又能向谁倾诉呢? 要是有真正懂她的知音能够欣赏她,她愿意不辞辛苦地把《阳春》这样高雅的曲子一首首唱给他听。然而当她在筵席上唱完一曲,不禁悲从中来,泪水夺眶而出,只能再次用罗巾遮住自己的脸,掩饰内心的悲伤。
关于作者
宋代晏殊
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