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时・忆少年

晚晴初,淡烟笼月,风透蟾光如洗。 觉翠帐、凉生秋思。 渐入微寒天气。 败叶敲窗,西风满院,睡不成还起。 更漏咽、滴破忧心,万感并生,都在离人愁耳。 天怎知、当时一句,做得十分萦系。 夜永有时,分明枕上,觑着孜孜地。 烛暗时酒醒,元来又是梦里。 睡觉来、披衣独坐,万种无憀情意。 怎得伊来,重谐云雨,再整馀香被。 祝告天发愿,从今永无抛弃。

译文:

傍晚时分雨过天晴,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明月,清风吹拂,月光如被水洗过一般澄澈明亮。我躺在翠绿的帐幕里,只觉秋意袭来,阵阵凉意。天气渐渐转为微寒了。 枯黄的树叶敲打着窗户,西风吹满了整个庭院,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,索性起身。那更漏的声音仿佛在呜咽,每一滴都仿佛滴破了我的忧心。万千感慨一起涌上心头,这所有的情绪,都化作离人的哀愁在我耳边回荡。 老天怎么会知道,当时她说的那一句话,竟让我如此深深牵挂。漫长的夜晚有时似乎没有尽头,我分明在枕上,痴痴地凝视着她。可当蜡烛昏暗,我从酒醉中醒来,才发现原来又是在梦里。 睡醒之后,我披上衣服独自坐着,心中满是百无聊赖的情绪。怎样才能让她来到我身边,重新与我共度美好时光,再一起整理那还留有余香的被子呢?我对着上天许愿,希望从今以后我们永远都不会再分离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