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公子

梦觉清宵半。 悄然屈指听银箭。 惟有床前残泪烛,啼红相伴。 暗惹起、云愁雨恨情何限。 从卧来、展转千馀遍。 恁数重鸳被,怎向孤眠不暖。 堪恨还堪叹。 当初不合轻分散。 及至厌厌独自个,却眼穿肠断。 似恁地、深情密意如何拚。 虽后约、的有于飞愿。 奈片时难过,怎得如今便见。

译文:

在这清幽的半夜,我从梦中惊醒。四周一片寂静,我悄然屈指细数着漏壶中银箭移动的声响。只有床前那即将燃尽、淌着残泪般烛油的红烛,和我一起悲啼相伴。 这寂静的夜,暗暗勾起我无限的忧愁和怨恨。自从躺下之后,我翻来覆去了千遍万遍。盖着好几层的鸳鸯锦被,可在这孤独的睡眠中,却丝毫感受不到温暖。 真是既让人痛恨又让人叹息啊!当初真不该那么轻易地就和她分离。到如今我整日无精打采、独自一个人,望眼欲穿、柔肠寸断。像这般深情厚意,叫我如何能够割舍。 虽说我们之后有比翼双飞的约定,可这片刻的时光都如此难熬,我怎么能熬到现在就见到她呢!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