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引

上国。 去客。 停飞盖、促离筵。 长安古道绵绵。 见岸花啼露,对堤柳愁烟。 物情人意,向此触目,无处不凄然。 醉拥征骖犹伫立,盈盈泪眼相看。 况绣帏人静,更山馆春寒。 今宵怎向漏永,顿成两处孤眠。

译文:

在繁华的京城,我这个即将远行的游子,停下车马,匆忙地参加这离别之宴。长安的古道一眼望不到头,蜿蜒绵亘。岸边的花朵上,露珠好似在啼哭;堤旁的柳树笼罩在烟雾里,仿佛也满是哀愁。眼前的景物和我的心境交融在一起,每看一眼,都满是凄凉悲伤。 我喝得微醉,拥着马却还呆呆地站着,和送行之人泪眼相对,久久凝望。更何况此刻家中绣帐里寂静无声,而我又身处山间馆舍,春夜透着阵阵寒意。今夜,漫长的更漏声该如何熬过去呢?从此,我和她就要分隔两地,独自入眠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