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传

淮岸。 向晚。 圆荷向背,芙蓉深浅。 仙娥画舸,露渍红芳交乱。 难分花与面。 采多渐觉轻船满。 呼归伴。 急桨烟村远。 隐隐棹歌,渐被蒹葭遮断。 曲终人不见。

译文:

淮河岸边,天色渐晚。圆圆的荷叶有的正面朝上,有的背面朝上,粉色的荷花有的颜色深,有的颜色浅。美丽的采莲姑娘们坐在装饰精美的船上,露水打湿了她们红润的面容和鲜艳的荷花,让人眼花缭乱,几乎分不清哪是荷花哪是姑娘的脸。 姑娘们采了好多荷花,渐渐觉得小船快被装满了。于是她们呼喊着同伴,赶紧划船回家。船桨快速划动,不一会儿就远离了烟雾笼罩的村庄。那隐隐约约的划船歌声,也渐渐被岸边的芦苇给遮挡住了。等到歌声结束,采莲的姑娘们也消失不见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