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马子・竹马儿

登孤垒荒凉,危亭旷望,静临烟渚。 对雌霓挂雨,雄风拂槛,微收烦暑。 渐觉一叶惊秋,残蝉噪晚,素商时序。 览景想前欢,指神京,非雾非烟深处。 向此成追感,新愁易积,故人难聚。 凭高尽日凝伫。 赢得消魂无语。 极目霁霭霏微,暝鸦零乱,萧索江城暮。 南楼画角,又送残阳去。

译文:

我登上那孤立且荒凉的营垒,站在高高的亭子上极目远望,静静地俯瞰着烟雾笼罩的小洲。此时雨刚停,天边挂着半圆的彩虹,一阵清爽的风轻轻拂过栏杆,略微驱散了夏日的燥热烦闷。 渐渐感觉到一片树叶飘落,仿佛在警示着秋天已然来临,残弱的寒蝉在傍晚时分聒噪不停,这一切都表明秋天的时节已经到了。我看着眼前的景色,不禁回想起从前的欢乐时光,手指向遥远的京城方向,它仿佛藏在那似雾非雾、似烟非烟的缥缈深处。 面对此情此景,我陷入了深深的追念感慨之中。新的愁绪很容易就堆积起来,而旧友却难以相聚。我一整天都凭靠着高处痴痴站立凝望,最终只落得黯然神伤、默默无语。 极目远眺,雨后初晴,云雾弥漫,暮色中归巢的乌鸦乱纷纷地飞着,江城的傍晚一片萧瑟凄凉。南楼上响起了画角声,仿佛又送走了那一轮残阳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