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

暮雨初收,长川静、征帆夜落。 临岛屿、蓼烟疏淡,苇风萧索。 几许渔人飞短艇,尽载灯火归村落。 遣行客、当此念回程,伤漂泊。 桐江好,烟漠漠。 波似染,山如削。 绕严陵滩畔,鹭飞鱼跃。 游宦区区成底事,平生况有云泉约。 归去来、一曲仲宣吟,从军乐。

译文:

傍晚的雨刚刚停歇,长长的河流恢复了平静,远行的船帆在夜色中落下。船靠近岛屿,看到蓼草间烟雾稀疏淡薄,芦苇在风中发出萧瑟的声响。有几个渔人驾着轻快的小船飞驰而过,船上都载着灯火,朝着村落的方向回去了。这情景让远行的游子此时不禁思念起回家的路,为自己漂泊在外而伤感。 桐江的景色真美啊,江上烟雾弥漫。江水像被染料染过一样碧绿,山峰如同被刀削过一般陡峭。在严陵滩畔,白鹭飞翔,鱼儿跳跃。我在外做官,忙忙碌碌却没做成什么事,更何况我平生还有寄情山水的约定。还是回去吧,就像王粲吟诵的《从军乐》那样,回归自然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