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公子

长川波潋滟。 楚乡淮岸迢递,一霎烟汀雨过,芳草青如染。 驱驱携书剑。 当此好天好景,自觉多愁多病,行役心情厌。 望处旷野沈沈,暮云黯黯。 行侵夜色,又是急桨投村店。 认去程将近,舟子相呼,遥指渔灯一点。

译文:

那长长的河流,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光。在这楚地的淮河岸边,路途遥远得看不到尽头。刚刚还烟雾笼罩的水边小洲,一阵急雨匆匆而过,岸边的芳草像是被染过一样,绿得发亮。 我带着书和剑,一路奔波前行。在这如此美好的天色和景致里,我却只觉得自己满心哀愁、身体也仿佛染了病般虚弱。这种为了仕途四处奔走的生活,让我满心厌烦。 放眼望去,旷野一片昏暗寂静,傍晚的云朵也显得黯淡无光。不知不觉,夜色越来越浓,我只能催促船家加快船桨的划动,赶紧找个村子里的旅店投宿。这时我发现,距离目的地好像已经不远了,船夫大声招呼我,远远地指着一点渔火,告诉我那就是村子旅店的方向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